鹿港老街古蹟尋幽探訪一日遊
簡介
鹿港,古時原為一河港,清乾隆49年(1784年),設為正口與福建泉州蚶江互航,曾經繁華一時,有「一府二鹿三艋舺」之稱,後因濁水溪氾濫泥沙淤積,以及日治時代與大陸全面斷航而沒落。
許多人認識鹿港,是從歌手羅大佑的成名曲「鹿港小鎮」,(鹿港的街道,鹿港的漁村,媽祖廟裡燒香的人們,台北不是我的家,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)。鹿港的迅速沒落,也因此保留了更多古時的風貌,鹿港的老街、九曲巷、古蹟廟宇,在建設更新快速的當今,保存實屬不易,也更令人珍惜。
鹿港地名由來,有四種說法:
1,港口一帶鹿群聚集故名「鹿仔港」。
2,平埔族巴布薩族語Rokau-an。
3,港口方形米倉稱為「鹿」。
4,地形似鹿。
鹿港最引人入勝的就是豐富的古蹟,以及歷史文化。每一個古蹟景點都有許多故事,一趟鹿港古蹟文化之旅,大概就能簡略的了解台灣移民開拓的歷史。當然需要透過專業的導覽解說,才能一窺究竟。
鹿港的移民結構以福建泉州為主,漳州次之,客家人最少,而原居於此的平埔族(巴布薩族馬芝遴社),早在明末清初時,即因漢人入侵,被迫逃離至埔里等地,所以歷史建築、古蹟的風格也大受影響。
以下將依個人規劃的導覽解說路線依序介紹鹿港:(因篇幅因素,在此只作簡單的介紹,詳細解說內容,留在現場導覽再詳述)
文武廟(現場解說約30~40分鐘)
國定三級古蹟。是由文開書院(左)、文昌祠(中)、武廟(右)三座廟宇比鄰的建築,位於鹿港鎮的南區,距鹿港車站約100公尺。
文開書院-中部地區最早的學府,為紀念明末儒者沈光文(字「文開」),於荷據時期至台灣從事教育工作,被譽為「台灣開台文化之父」。日治時期,唯恐儒生聚眾生事曾勒令封院,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曾率軍駐紮書院。西元1943年(昭和18年)日人將文開書院改為「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紀念館」。
虎井-古時號稱「蓬萊第一泉」,水質甘甜,曾有「虎泉煎茗」的美譽!有此一說,建廟之初發現此處是個虎穴,為免虎精危害鄉里製造動亂,從老虎的咽喉打入一個洞,變成「虎井」。(已淤塞停用)
地藏王廟
縣定三級古蹟,二進一院的建築格局。自古以來代表鹿港北天(天后宮)、南地(地藏王廟)的聚落族群信仰觀。建於清嘉慶二十年(西元1815年),正殿奉祀為地藏王菩薩,從祀境主公、註生娘娘與十殿閻羅。由於地藏王廟被視為陰廟,故以中元普渡(盂蘭盆會)時香火鼎盛,祭典隆重。日治時期,曾設國語(日語)傳習所。
福興穀倉
福興穀倉建於日治昭和10年(1935),原是中部最大的日式穀倉,92年6月10日登錄為「歷史建築」,含16間穀倉、碾米機房、米庫等3大部份。
地址:彰化縣福興鄉復興路28號
老虎窗-是一種突出於屋頂斜面上的百頁窗戶,其功能為引導熱空氣散熱之用。老虎窗的名字由來於上海的洋涇浜英語,屋頂(roof)與上海話中老虎的發音相似。
鹿港車站(台糖車站)
地址:鹿港鎮彰鹿路八段110號
金門館(浯江館)主祀蘇府大王爺
地址:鹿港鎮後山里金門街54號
龍山寺(現場解說約60~70分鐘)
相傳始建於明末清初,但目前現址是西元1786年(清乾隆五十一年)所遷建,有超過二百三十餘年歷史。(台灣共有五座知名龍山寺-淡水龍山寺、萬華龍山寺、鹿港龍山寺、台南龍山寺及鳳山龍山),格局完整,雕工構件細緻考究,是當中唯一列入國家一級古蹟。
地址:鹿港鎮金門巷81號
龍山寺-自古以來,廟宇是當地居民的政經教育集會中心,光緒二十一年﹝西元1895年﹞台灣割讓給日本,龍山寺是當時鹿港地區抗日志士的重要根據地。明治三十七年(西元1904年)日本政府便下令把龍山寺改為日本本願寺,同時將正殿主祀的觀世音菩薩換成阿彌陀佛。民國五十一年﹝西元1962年﹞九月二十二日,觀音菩薩才復祀正殿,日治時期主祀之阿彌陀佛像才移祀後殿。
鹿港龍山寺-台灣五座知名龍山寺,皆由福建泉州府晉江縣安海鄉龍山寺分靈而來,安海龍山寺原名(普現殿)「天竺寺」,始創於隋朝,一般俗稱「觀音殿」,至宋真宗時,修建後的殿宇形似鳳穴,喻其「龍翔鳳舞、灣海必昌」,所以易名為「龍山寺」。
五門殿楹聯-中門兩旁圓篆體雕刻對聯,龍山開鎮源流遠(龍邊),鹿水重興慈澤長(虎邊)。「龍山」指龍山寺,「鹿水」是指鹿港。
門神-通常依主祀的神祉,繪製不同的的門神。此處是五門殿中門,門神是韋馱、伽藍,白面手持金剛杵韋馱(有此一說,韋馱的金剛杵若平放於胸前,表該寺廟供掛單及用膳,若立於地,表供吃不供住,若高舉肩上,表不供吃住),黑面手持鉞斧是伽藍。
戲台-廟宇中為表演酬神所設的建築。一般設置於前殿後方,面向正殿,亦有獨立建築。本寺戲台位於五門殿後側,屋簷採「斷簷升箭口」的作法,使戲台的明間有更挑高的空間及視野。
藻井-古時稱「天花」,台灣匠師習慣稱「結網」,位於天花板由多層斗拱組成,由下而上不斷收縮的倒置斗形構件,中間如圓形又稱為「明鏡」。此八角藻井位於戲亭,中間有龍飾,坊間又稱「龍井」。
後殿-目前後殿主祀佛教的三世佛。(指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、佛教教主,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佛、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佛。)及地藏王菩薩。
南管-發源於唐宋時期福建泉州,又稱泉州南音(南曲、南樂、郎君樂),南管的樂器通常分成上四管(洞簫、二絃、三絃、琵琶)和下四管(響盞、雙鐘、叫鑼、四塊)+拍板+噯仔(小嗩吶)或笛子等,合稱「十音」。鹿港聚英社(位於龍山寺龍邊廂房),2007年登錄為彰化縣傳統藝術的無形資產。
憨番扛廟角-相傳最早的憨番是取材自荷蘭時期的黑奴(孔武有力),將他們雕塑在廟簷屋角,有撐頂負重穩固之意。而後許多匠師將入侵據台的外國人(荷西日)都放在屋角扛屋頂(表式懲戒,出出怨氣)。(位於戲亭屋頂)。
敬勝亭-位於彰化鹿港龍山寺前埕,傳始於宋朝專為焚燒字紙而設的火爐,又稱惜字爐、文筆亭、敬聖亭、敬字亭、聖蹟亭等。
興安宮
地址:鹿港鎮中山路89號
意樓
意樓春深-相傳百年前,慶昌號家族的閨樓,有位叫尹娘的女子,新婚之時,夫婿赴唐山應考,臨別前手植楊桃一株,許諾「見樹如見人,吾試畢即返」卻一去不返。尹娘日夜望樹盼夫歸,抑鬱而終。「慶昌號」是清朝道光年間的鹿港八郊中-廈郊之首,時至今日,慶昌號由盛轉衰,意樓幾成廢墟。(後已轉售台中俊美食品,彰化縣內第一座自費修復的歷史性建築)。
地址:鹿港鎮中山路123號(俊美食品後方巷內,慶昌號)
謝家甕牆
甕牆斜陽-謝家甕牆,鹿港甕牆的代表作。共有兩面,每面由六十個甕,古時鹿港與大陸通商貿易壓船艙的紹興酒甕。
地址: 鹿港鎮中山路108號(和興派出所旁巷內)
丁家大宅
地址: 鹿港鎮中山路130號
台灣民俗館
地址: 鹿港鎮中山路152號(丁家大宅後方)
九曲巷
九曲巷-以金盛巷為主的鹿港老街彎曲折小巷(一防盜賊侵入,二防九降風)。
地址:鹿港第一市場附近(金盛巷)
車埕古道
地址:鹿港鎮車埕巷(第一市場旁)
玉渠宮
地址:鹿港鎮車圍巷1號(車埕巷內)
摸乳巷
摸乳巷-又稱「君子巷」、「夢麟巷」。為鹿港傳統街道中的一個防火巷,約有200年的歷史,最窄處寬約50公分。其名由來有兩種:巷窄,對向交錯而過,女生易被男生吃豆腐,需護胸而行,後俏皮的轉為「摸乳巷」。另一說:舊時附近住戶求子若渴,朝思暮想,夜有所夢,夢境與此巷有關,故命名「夢麟巷」,取其諧音「摸乳巷」。
敬義園
古渡尋碑-鹿港第一個民間慈善組織,主要由泉、廈郊戶捐資,清乾隆42年(西元1777年)創立,工作是:闢義塚、施棺木、掩駭骨、祭孤魂、拾字紙、修橋樑、平道路、濟貧病、救水火。民國25年(西元1936年)地方人士為了紀念先賢功德,設置『鹿港敬義園紀念碑』。昔日立碑之地原為鹿仔港內的一個浮洲,目前碑址為鹿港鎮圖書館前。
地址:鹿港鎮洛津里公園一路83號
桂花巷藝術村
桂花巷藝術村-原為日治時期供官員及老師的宿舍群。2009年重新整建及規劃後,轉為一個給藝術家進駐創作的藝文村。
地址:鹿港鎮公園三路109號(鹿港圖書館斜對面)
鹿港老街
地址:鹿港鎮瑤林街埔頭街一帶(新祖宮前,民生路至民權路之間巷弄)
半邊井
半井思源-老街古蹟保存區中有一人家,樂善睦鄰,修築古井一半自用,一半立於牆外供鄰人取用。(堂號-三槐挺秀-相傳宋初王祐於庭院種三株槐樹,用意乃望子孫有朝一日能坐槐木椅-宰相,其子王旦果真官拜宰相,於是立了這個「三槐挺秀」的堂號,光耀門楣。)
地址:鹿港鎮瑤林街(鹿港老街)
大有街(龍山寺舊址)
舊址遺跡-六字真言、六字大明咒(唵嘛呢叭咪吽),觀世音菩薩的明咒。開頭的唵(aum)是代表眾佛「身密」的種字,是多數密咒的前置詞,念此字時要身、語、意相應,與佛成為一體。結尾的吽(hum)是代表眾佛「意密」的種字,是祈愿成就的意思,象徵「五種佛智」。中間嘛呢(mani)叭咪(bedmei)是「珍寶」、「蓮花」或「寶蓮」。這兩個詞是觀音名號。意思是「具足佛身、佛智的觀世音觀照!」舊址位於在鹿港老街(昔-暗街仔,現-大有街)。
地址:鹿港鎮大有街(鹿港老街與民權路附近)
公會堂
縣定古蹟,前身是廈郊會館與供奉蘇府王爺的萬春宮,日治昭和年間拆除改建為「公會堂」,供集會之用。光復後,改稱「中山堂」,曾為鹿港老人會館。2010年重修改作為「鹿港藝文館」。
地址:鹿港鎮埔頭街72號(鹿港老街)
南靖宮
地址:鹿港鎮埔頭街74號(鹿港老街)
新祖宮
新祖宮-全台灣唯一由皇帝(乾隆)下令由官帑興建的媽祖廟,又稱「敕建天后宮」。福康安平定林爽文後。乾隆帝就令福康安興建該廟,並下詔封媽祖為「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咸孚顯神贊順天后」。命名為「新祖宮」與舊祖宮(天后宮)區別。
地址:鹿港鎮埔頭街96號
文昌穴(老師巷)
地址:民生路口與埔頭街新祖宮之間
日茂行
日茂觀石-日茂行(縣定古蹟),清朝鹿港首富林振嵩所創,賣鹽起家致富,後改從事貿易,全盛時期是鹿港八郊中的泉郊裡最大的船頭行。傳說嘉慶君遊台灣時曾住該處後,被封為太子樓。日茂行前埕有八塊大石座,功能為旗杆石、戲臺石。
地址:鹿港鎮新宮里泉州街65號
天后宮(舊祖宮)(現場解說約50~60分鐘)
舊祖宮-三級古蹟。鹿港天后宮保存來自大陸湄洲開基媽祖神像(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將軍奉請,目前世界上僅存一湄洲媽祖本尊,湄洲祖廟毀於文革)。乾隆52年(西元1787年)敕建的媽祖廟則稱新祖宮,舊祖宮於雍正三年(1725年)由施世榜(開鑿八堡圳)獻地遷建(原廟位於現址北側,明末清初),三進二院格局,正殿主祀媽祖配祀境主公、註生娘娘,後殿主祀玉皇大帝、三官大帝配寺觀音菩薩、神農大帝、女媧娘娘、水僊尊王(僊ㄒㄧㄢ同仙)。廟前廣場及鄰近老街是目前鹿港最繁華熱鬧的街道。
地址:鹿港鎮中山路430號
媽祖-中國閩南及台灣最受敬仰的海神。又稱天上聖母、天后、天后娘娘、天妃、天妃娘娘。姓林名默,又稱默娘(出生久不聞哭啼聲),生於北宋太祖建隆元年(西元960年)聖誕農曆三月二十三日。西元987年九月九日(重陽節),年28歲登湄峰山巔,得道昇天。鄉人建祠祀號「通賢神女」,自北宋開始神格化,被稱為媽祖(當地人對女性祖先的尊稱),清康熙19年(西元1680年)始封「天上聖母」。施琅率軍平定澎臺後(西元1683年)康熙加封「天后」。千里眼(金精將軍)、順風耳(水精將軍)為兩大護衛神。
三川殿-五開間,重簷歇山頂,頂飾-福祿壽三星,兩側八卦門,龍柱-單龍盤柱,四爪握珠,魚蝦蟹鱉、八仙及封神榜人物等裝飾。
湄洲開基二媽-為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將軍的幕僚藍理恭請來台,並將湄洲媽祖的神祇留在鹿港崇祀,目前世界上僅存唯一湄洲媽祖本尊。(湄洲開基二媽祀於正殿鎮殿媽祖左側神龕中)。
八卦藻井-藻井結構如蜘蛛結成網狀,故匠師稱為「蜘蛛結網」。天后宮的藻井分為兩層,底層八角形以二十四組斗栱組砌而成,每邊有八仙的人物造型與吊筒,上方分別為「四愛」(茂叔愛蓮、羲之愛鵝、淵明愛菊、和靖詠梅)及「四逸」(漁、樵、耕、讀)。藻井內層則以十六組斗栱組砌,頂心明鏡雕刻蓮花。
鹿港天后宮舊稱鹿溪聖母宮,位於鹿港不見天街(今中山路-因鬧街道路被雨棚遮住,看不到天空而得名),廟宇為坐東南東朝西北西,靠近港口,以保佑往來的船隻。廟門面對台灣海峽,遠眺湄洲祖廟。
餓鬼埕
餓鬼埕-城隍廟口前廣場以前是當時船工、漁民回港後,必到之市集,由於不顧吃相,有如餓鬼貪吃的模樣,故名餓鬼埕。聖蹟亭(敬字亭)的位置於此,可見西元1934年前,此處是為城隍廟前埕的一部分。
地址:彰化縣鹿港鎮中山路366號(城隍廟前廣場)
城隍廟
鰲亭宮-鹿港城隍廟建於1839年(道光十九年),原為三開三進式的廟宇,西元1934年強遭日人以「市區改正」拆除前殿和拜亭,而目前的立面模樣,則是古蹟修護單位參酌舊照片復原的結果。縣定三級古蹟。城隍(城隍爺、城隍尊神),兼管陰陽的神祇,道教民間信仰。是地方、城池、國家的守護神(各地都有不同位階信仰的城隍爺),鹿港城隍爺是忠祐侯,也是獎善罰惡的司法神。
地址:彰化縣鹿港鎮中山路366號
三山國王廟
縣定三級古蹟。創建於清乾隆二年(西元1737年),為客家移民所建之「人群廟」(兼具會館功能),廟內供奉三山國王(巾山、明山、獨山),原建於中山路與民權路旁,當年規模頗大,於日治時期因市區重劃遭拆除,現址乃利用舊料重建,日治時(西元1934年)市區改正又遭拆毀山門與拜殿,目前僅存三川門、天井及正殿。
地址:鹿港鎮中山路276號
不見天街(中山路一帶)
位於中山路、五福街一帶,因狹窄的街道,為防風雨日曬,居民用雨棚或木板遮住戶外的空間,看不到天空而得名。日治時因市區改正,街道拓寬後已拆除。
中山路由龍山寺到天后宮前廣場(民生路)之間,名產小吃商店及攤位林立,也是鹿港最熱鬧的街區,知名的蚵嗲、蝦猴酥、麵茶、阿振肉包、老成珍、老龍師肉包各式知名餅舖(鄭玉珍、玉珍齋、朝和餅舖、三和珍、玉津香、鼎泰興等)、以及許傳統民俗藝術相關店家,都聚集在此。
鹿港八郊:泉郊金長順、廈郊金振順、南郊金進益、𥴊郊金長興、油郊金洪福、糖郊金永興、布郊金振萬、染郊金合順
楊橋公園(護安宮後方)
楊橋踏月-是古時鹿港八景之一,位於護安宮後方楊橋公園,為清朝楊公橋的遺址。
台灣玻璃舘(護聖宮)
號稱目前世界上唯一且透明的玻璃媽祖廟,由超過七萬片玻璃組合而成的廟宇,正殿內的神龕是以1400多片玻璃堆砌成玉山,代表台灣之最。位於鹿港彰濱工業區中,台灣玻璃館旁。
地址:彰化縣鹿港鎮鹿工南四路30號
交通路線:
自行開車-
1.國道一號/彰化交流道/彰鹿路/鹿港
2.國道三號/八卦山隧道/ 76快速道路/鹿港
3.西濱快速道路61/彰濱五路/鹿草路/鹿港
停車資訊:
南區:文武廟與鹿港車站附近免費停車位較多
北區:北區旅遊中心(復興路/鹿草路口)
公共運輸:
台灣好行-鹿港線
台灣高鐵台中站、彰客彰化站、大佛風景區、八卦山生態遊客中心、(去程)交通隊(回程)文化中心、彰化縣政府、鹿港南區遊客中心、鹿港老街、鹿港北區遊客中心、彰濱秀傳醫院、大統醬油觀光工廠、白蘭氏健康博物館、縉陽織帶館、台灣玻璃館
【平日去程】高鐵臺中站發車首班車:09:00、末班車18:00
【平日回程】台灣玻璃館發車首班車:09:40、末班車17:40
【假日去程】高鐵臺中站發車首班車:09:00、末班車19:00
【假日回程】台灣玻璃館發車首班車:09:10、末班車18:10
詳情請參考:台灣好行官方網站http://www.taiwantrip.com.tw/Besttour/Info/?id=34
中鹿客運
路線9018
台中後火車站(復興路)、干城站、第一廣場、中山醫院、科博館、廣三SOGO、新光三越、中港站、朝馬站、高速公路國道一號彰化交流道、東方國小站(彰鹿路)、慈濟功德會站(彰鹿路)、鹿港台糖車站(彰鹿路/中山路口)、鹿港總站
詳情請參考:中鹿客運官方網站 http://www.ebus.com.tw/zhonglu/juroad.asp
台鐵彰化站、彰化客運、鹿港(6900、6901、6902、153)